你知道每年的2/27是「國際北極熊日」嗎?這個活動是由北極熊國際組織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 發起,目的是為了喚起大家對於北極熊相關議題的重視以及關注全球暖化問題。今天帶大家認識北極的霸主-北極熊。

 

熊是現代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除了非洲、澳洲與南極大陸沒有熊的足跡之外,分布在極地區域的「北極熊」、橫跨北美洲&歐洲與亞洲北部的「棕熊」、北美洲的「美洲黑熊」、亞洲的「亞洲黑熊」、中國的「大貓熊」、南美洲的「眼鏡熊」、印度的「懶熊」與東南亞的「馬來熊」,世界上一共有八種熊,有六種屬易危物種,北極熊就屬其中之一,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粗估的野外族群數量只有22,000-30,000隻。
 

北極熊有小小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兩層毛幾乎可以防止所有的熱量流失,所以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時是拍不到他們的,更有趣的是看起來白色的毛實際上是透明的,北極熊的毛每根毛幹都不含色素,透明且空心,除了兩層毛之外,北極熊的脂肪層可以達到11.4公分,厚厚的脂肪層可以幫助他們保持溫暖,擁有巨大的腳掌、防滑的肉墊、強壯的爪子,可以有效幫助他們在冰上穩定的行走。成年雄性體重介於350-600kg,雌性則為150-290kg,正常四肢腳落地的高度大約介於1-1.5m,直立的雄性北極熊可以到接近3公尺高。
 

氣候變遷對於北極熊族群的影響很大,他們是依靠海冰來狩獵、繁殖,但由於氣候變化,北極的冰正在融化,目前北極部分地區無冰期的延長,導致部分北極熊的數量下降,研究表明,如不採取相關行動大幅漸少碳排放,到本世紀末,北極熊的數量可能會剩下非常少,也因為海冰溶化,北極熊待在岸上的時間越來越長,靠近北極圈的區域人熊衝突會增加,不僅僅是對北極熊的傷害,同樣的人類也有機率因此而受傷。
 

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是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不只是北極熊,人類及其他生存在地球上的動植物都會受到影響,減碳認知得從公民教育開始,認識並了解,在生活中落實低碳化,產業減少高碳能源的轉型,國家推動無碳能源建設,並兼顧國際減碳承諾,都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資料來源:
1.    POLAR BEAR INTERNATIONAL https://polarbearsinternational.org/
2.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關於世界上的熊 https://www.taiwanbear.org.tw/bear/about_bear/1
3.    IUCN REDLIST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823/1487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