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貓咪看起來軟軟萌萌,非常可愛,但你知道牠們也極為脆弱嗎?環境、病菌,或是營養不良等因素,都可能對小貓的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死亡。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初生小貓常見的健康問題,以及如何預防,幫助你的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初生小貓常見的健康問題

小貓綜合衰亡症(Fading Kitten Syndrome):

指的是一窩小貓中一隻或多隻在出生時看似健康,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失去活力、生病甚至死亡。這個進程非常快,通常在幾天內就會死亡。出生後兩周為死亡高峰期,此階段幼貓死亡率超過50%。 

小貓綜合衰亡症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 

1. 生產相關的原因:

包含難產、新生兒同質異型紅血球溶解症(Neonatal Isoerythrolysis, NI)、低體重、先天的異常、母乳攝取不足等。

  • 新生兒同質異型紅血球溶解症(NI):是指血型A型或AB型小貓吸入B型母貓的母乳後,由於B型母貓的母乳富含A型抗體,導致抗體攻擊小貓的紅血球,產生溶血的症狀,如貧血、黃疸、褐色尿液等。這種情形最常見在英國短毛貓中。
  • 低體重:是指出生時體重小於品種的出生平均體重,兩者的體重差大於25%,或是出生第二天的體重比第一天低10%以上。這樣的小貓因缺乏吸允或吞嚥反射,容易有低血糖的情形。
  • 初乳攝取不足:小貓應該在出生後兩小時內攝取初乳。於出生後16-24小時內攝取才能獲得初乳中的抗體,攝取少量或未攝取初乳的小貓應該接受皮下注射血清抗體。

 

2. 不適當的環境&營養:

可能導致低體溫、高體溫、低血糖、脫水等情形。小貓缺乏調節低體溫的能力,再加上小貓比較容易散失溫度(高比例的體表面積、缺乏脂肪儲存、不會依靠發抖產熱),當小貓低體溫(<35°C)時,會導致不願意進食、脫水、腸胃蠕動減慢或腸阻塞,進而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3. 感染:

分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與寄生蟲感染。造成小貓感染的原因有源自母貓的感染(垂直感染、母乳、母貓的陰道、糞便或口腔)、其他貓及環境的病菌、前述的低體溫、高體溫、低出生體重等因素也會增加感染的機率。致死率在前幾周最高,第二個高峰則是在離乳期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小貓若沒有攝取足夠的母乳,會比有攝取的小貓更早更容易經歷病毒性感染,且很少能生存下來。

 

如何辨識小貓生病

小貓若出現以下情形,需要多加注意,是不是需要尋求獸醫師的幫助

  • 精神不好,活動力很差
  • 體重減輕或是增重緩慢
  • 食慾低落,拒絕進食
  • 嘔吐、拉肚子等腸胃道症狀
  • 不斷嚎叫

 

如何預防小貓生病

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大幅降低小貓生病的風險,以下幾點是飼主需特別注意的:

  • 繁殖管理:除了繁殖前的檢查、驅蟲計畫,妊娠中的營養、體重維持等,如想要避免NI的發生,應確保不將B型的母貓與A型的公貓配種。
  • 環境方面:小貓在剛出生時體溫比較低,需要將保育箱溫度維持在29-32°C,7-10天後可將溫度降至27°C,並保持環境的清潔。
  • 營養管理:確保小貓能喝到母乳,如使用代母乳餵食,須注意遵守沖泡的建議比例&攪拌完全、使用潔淨的水源、充分消毒食器、不過度餵食等。
  • 健康監控:定期檢查小貓的情形,與你的獸醫師討論並制定疫苗及驅蟲計畫。 

 

結論

要找出小貓衰亡的原因非常困難,衰亡原因通常涉及多重因素,且臨床症狀不具特殊性,加上小貓的體型小,造成樣本採集困難,種種因素導致無法在早期介入並對症下藥。

不過謹守以上提到的預防方式,可顯著減少致病的風險。飼養新生犬貓可以說是『處處皆危機』,如果飼主已做到所有該注意的細節,若還是面臨小貓生病或死亡的情況,這時不應過於責怪。

希望所有小狗小貓都可以健康的長大! 

 

資料來源:
1.    Danielle Gunn-Moore. (2006). Small Animal Neonatology: They Look Normal When They Are Born and Then They Die. WSAVA World Congress Proceedings.
2.    Dawn Bowles. (2010). Care of the canine and feline neonate: part1part2. Dvm360
3.    Joni L. Freshman. (2005). Causes of fading puppy and kitten syndrome. Dvm360